2019/02/24 台中
今日參加澤穎老師來台中分享生命之輪的佛法課,
這張生命之輪其實很常看到,以往接觸的一些佛法課也曾講過,
但好像就是沒有認真的理解這張圖,難得老師特地南下教學,
剛好有這個機緣參與到,很感恩老師的分享。
一開始老師先要我們自我介紹,想想來這的動機,
對我來說其實是看到群組分享也剛好時間可以就來了,
後來認真思考,為什麼這張圖會吸引我,為什麼對佛法感興趣,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個契機,像格西老師就是因為母親跟家人接連離去,
才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而我呢?
記得小時候有次躺在床上,想到有一天當我的父母離開的時候,
就剩下我孤零零的一個人在這個世上,想著想著突然淚流滿面,
我的母親看到了,很驚嚇的問我怎麼了.....
後來在我國中的時候,我的父親還有陪伴我長大的狗狗離開我了,
父親前一天晚上還參加朋友的喜宴,隔天就突然就離開這個世上,
家人朋友其實很難以置信,回想起來這就是無常,
當下開開心心,但什麼時候會離開這世上真的都不知道,
因為這樣讓我更害怕親人的離開,
後來長大家裡奶奶生病了,看著奶奶生病很痛苦我很擔心他離開我,
當下發了一個願,茹素幫奶奶祈求健康長壽,也開始很喜歡念誦一些經典咒語,
果真奶奶拖著病體到了八十幾歲,後來經歷外公、爺爺、舅舅、舅媽,
身邊一些長輩死亡,也慢慢地放下的一些執著,
我常常覺得爸爸跟奶奶是來渡我學佛的,
人生不斷輪迴,眾生都有可能是我曾經的父母,
我想我的學佛動機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跟我這些逝去的親人在佛國裡相遇。
生命之輪一開始,老師說主要要有三種動機,
1.出離於此生,共下士道,目標士更圓滿的下士,害怕三惡道
2.出離於後世,共中士道,目標解脫輪迴,害怕輪迴
3.菩提心,上士道,目標圓滿眾生,害怕眾生受苦
斷器三過
1.覆器:容器蓋子蓋起來,意思無法裝進任何東西
2.污器:帶著其他的成見來聽佛法
3.漏器:破掉的容器,左耳進右耳出
聽法應避免的學習障礙
1.驕傲
2.缺乏信心
3.缺乏興趣
4.分心散亂
5.未能聽進心中
6.沒有耐心>>無法持續聽聞聽不懂的內容,這點好像常犯
聽聞佛法首重具備"信心",思維聞法利益,產生"期待"
聽聞越廣,可供思維的東西也就越多。
思維的東西越多,修持體驗的生起也就越快。
正確聽法的方法
1.對自己作病患想
2.對正法作藥品想
3.對善知識作良醫想
4.對認真時修作治病想,如果從醫生那取來良藥而不用,是治不好病的
5.對如來作善士想,意念如來,他的教法不會有誤,同時視上師為如來的化身
6.對正法教理作久住想,在聽法時要聽到心裏,才能利益自心報答恩德,
像照鏡子一樣,可以從法鏡中檢查自己的念頭和行為有沒有過失。
生命之輪各大部分
圖片出處來源: https://bit.ly/2IBc9uJ
生命就是一種覺知~
核心--三毒(豬、蛇、鳥)
1.貪: 慾望強(鳥)
2.嗔:生氣、忌妒(蛇)
3.癡:無名,指對標籤的執著,從無名產生希求與恐懼(豬)
兩種可能--1.向上循環 2.向下循環
主要結果:三界、五道
三界:
1.欲界
2.色界
3.無色界
五趣:
1.天道
2.人道
3.畜生道,常在愚痴及恐懼當中 ,因:時常違反道德,重複做出錯誤行為,例如輕視值得尊敬者
4.餓鬼道,貪、無可救藥的不滿足,因:未行三施、吝嗇、輕賤
5.地獄道
輪迴之苦
1.無定苦(此生無法確定之苦,是誰在改變)
2.無饜足苦(我們永遠無法找到任何滿足感)
3.數舍身苦(一次又一次死去之苦、事業半途而廢)
4.數受身苦(一次又一次跨越出生與死的過程)
5.數數高低變易苦(重複地由高處墮下、種子的改變,發生在輪迴中的好事最終都會變成問題)
6.無友伴苦(一個人來一個人走)
三界五道中,最好的投生是在"人道"
宗喀巴大師:
瑕身勝過如意寶,唯有今生始獲得,
難得易失如空店,思已認覺世間事,
縱勞無益如揚糠,故應晝夜取堅實,
至尊恩師如是修,欲解脫者如是行。
瑕滿人身
1.難得:人身難得
2.利大:可獲得極大利益
3.易失:瑕滿不長久
念死無常
時時準備好行李,確保今天要走時還有好種子,
可以每天早上對鏡子前的自己說今天就會死,看待一切會不一樣(可以練習死亡冥想)
1.死亡必定來臨
2.死亡不確定何時來臨
3.唯有精進修持佛法
十二因果關聯
上圖內容參考來源: https://bit.ly/2TffAvo
十二因果如何破解
1.無名:正確的世界觀理解"空性"
2.:行:行種子法則,帶著智慧的行
3.識:鑽石意識持續覺察
4.名色:健康的意識,導致健康的身心
5.六入:不受感官所蒙騙,例:眼睛業障重
6.觸:了知六根、六塵來自於同一個種子
7.受:平等的感受,對各種感受,對自己與他人無異
8.愛:斷除分別心
9.取:佈施、服務"捨"執著
10.有:向上循環的契機
11.生:更好的世界,得到所渴望的一切
12.老死:照見真實,消除主客體、超越生死
五道
1.資糧道
2.加行道
3.見道
4.修道
5.無學道
以上僅個人筆記分享,如有誤請告知,
感恩老師教授,願有更多人親近佛法,阿彌陀佛~